“绍定通宝”背四空心星外郭绽放莲花纹大钱 作者:北国盈泉 前面介绍了一种“绍定通宝”背四空心星外郭飞龙双蝠纹祭祀大钱,下面再介绍一种形式相同阴刻花纹不同...
“绍定通宝”背上“汉”下“元”外郭如意卷草纹大钱 作者:北国盈泉 前面介绍的两种“绍定通宝”钱背都加铸了四空心星纹标记,是与铜质行用钱相对应的祭祀大钱。...
“端平通宝”背“定”外郭缠枝葫芦纹大钱 前面介绍了一种“端平通宝”背“定”外郭双凤飞天纹大钱,下面再介绍一种样式相同外郭纹饰不同的祭祀大钱。该钱直径72...
端平重寳光背折五铅母大钱,南宋理宗赵昀公元1234年始铸,我国东北地区出土。此泉铸造极其工整,古铅精良,钱体厚薄适中。“该钱文吸取瘦金体与黄庭坚书法之精髓,骨清...
端平重寳光背折五铜钱,南宋理宗赵昀公元1234年始铸,我国东北地区出土。此泉铸造工整,,材质精良,厚薄适中。笔画纤细,字迹深峻。钱文极其秀美,颇具徽庙遗风。钱体...
端平通寳背“春元”小平铁母铜钱,南宋理宗赵昀公元1234年始铸。此泉铸造工整,材质精良,钱体厚重。笔画纤细,字迹深峻,文字秀美。身披孔雀蓝色锈,朱砂红艳点缀其间...
本品直径34.5毫米,厚约2.2毫米,重12.2克。似为青铜,呈肉红色,细腻坚致。窄缘大穿,轮郭精整。钱文“端平元宝”,背纪监纪值纪炉别“定伍/东下”,宋体隶意...
嘉熙通宝、重宝钱,南宋理宗赵昀嘉熙年间(公元1237~1240年)铸币。谱籍载,嘉熙通宝有小平,折二、折五和折十铜铁钱等。其中,嘉熙重宝钱可见折五型光背和背四出...
南宋理宗皇帝“赵昀”淳祐年间(公元1241-1252年)铸“淳祐通宝”、“淳佑元宝”年号钱,其中元宝主要用于流通,有元年至十二年纪年。“淳祐通宝”则不然,除有少...
淳祐元宝,南宋理宗淳祐年间(公元1241-1252年)之铸币。该钱铜质,无铁钱发现,形制小平、折二,背穿上有字,元至十二数字纪年。淳祐元宝钱各等字式遗存较丰,谱...
皇宋通宝九叠篆小平钱,乃北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至皇祐末年(公元1039—1053年)所铸,曾经的中国古泉大名誉品之一。之前泉界无不认为其珍罕到极致,故后来稍有复品...
开庆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南宋理宗赵昀开庆元年(1259年)铸,年号仅存一年,次年改为景定,开庆通宝存世较少,分小平、折二两种,背文均有元字。
咸淳元宝为度宗咸淳元年至八年(1265-1272年)铸造。有小平,折二铜钱,背有年号元到八,为南宋最后一种钱币。“咸淳元宝”钱是南宋度宗于咸淳年间(1265—1...
临安府行用背准伍佰文省 钱牌 南宋。宋帝高宗建炎是三年,公元1129年铸币。其面额分为准贰佰文省,准三百文省,准伍佰文省三等。准为平的意思,省为省佰,即以七...
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就是由当时的临安府铸行的。其面额分为“准贰佰文省”、“准叁佰文省”和“准伍佰文省”三等。“准”为“平”的意思,“省”为“省佰”,即以七十七文充...
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就是由当时的临安府铸行的。其面额分为“准贰佰文省”、“准叁佰文省”和“准伍佰文省”三等。该铜质钱牌呈狭窄长方形,上端有一圆孔,四周及圆孔有廓;...
宋代钱牌 和州行用 十文百 (铅质) 背:权宜 准拾捌界贰伯 此钱牌铸造于南宋晚期和州地区,属于地方钱牌。和州:今浙江省湖州地区。权宜:变通。此处为可兑换。
赵宝重兴:相传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,也有人认为此钱应为元末刘福通、韩山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早期铸币,具体年代和谁铸已不可考。青铜质地,或可读为兴赵重宝、赵兴重宝...
赵宝重兴”(图一)铸造的具体年代和铸造者已不可考。也有读作“赵宝重兴”、“赵兴重宝”或“兴赵重宝”的,暂无统一的读法。据说目前出土仅有两枚,背“当三”。堪称古泉...
福宁万寿,南宋宫钱之一。最早因一枚金钱而入《泉币》第二期记载,乃民国王荫嘉先生于民国二十八年所获,后辗转为多人收藏。之后,又发现其银钱,其中华谱载入其拓。诸谱中...